现代中医如果有张仲景的水平, 是不是就能崛起了? 原因是什么?

如果中医发展了1800多年,结果水平还不如1800多年前,那么这门医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? 中医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,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扶植,几乎达到了“举国体制、全力以赴、力挺中医”的程度。 所有药物在理论上都需要通过三期临床验证,然而“中医传统古方”却能享有豁免权。 所有医生在原则上都需经过专业培训,但“中医传统世家”却可例外对待。 可见国家为培养中医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。 尽管所有医院都有指标要求开出一定量的中成药,但却没有一家影剧院规定必须上演多少场京剧,也没有一家服装店强制...


如果中医发展了1800多年,结果水平还不如1800多年前,那么这门医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?

中医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,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扶植,几乎达到了“举国体制、全力以赴、力挺中医”的程度。

所有药物在理论上都需要通过三期临床验证,然而“中医传统古方”却能享有豁免权。

所有医生在原则上都需经过专业培训,但“中医传统世家”却可例外对待。

可见国家为培养中医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。

尽管所有医院都有指标要求开出一定量的中成药,但却没有一家影剧院规定必须上演多少场京剧,也没有一家服装店强制要求出售一定比例的唐装。

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难道京剧和唐装就不是吗?

在重要的县城都设有中医院,大型医院内设有中医科,大城市中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科,反观中国的儒学馆却寥寥无几,专业的儒学学科甚至难以进入大学的二类学科之列。

这难道意味着中医博大精深,而儒学就微不足道了吗?

《中医药法》已经出台以保护中医的发展,那么何时能看到针对昆曲、唐诗、中国古建筑以及汉服等文化元素的专门立法呢?

中医作为民生基础之一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支持,菜篮子的重要性似乎并未得到同等的关注。

大多数地方卫视都会播放含有中医元素的健康节目,但却很少有电视台关注当地小菜场的菜价或是猪肉价格变动情况。

在抗疫方面,中医的使用率极高,但在抗洪救灾、警察执勤装备使用比例或是教师上课时黑板白板的使用比例等方面,却很少见到类似详细的报道。

国家对中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,这不仅超越了其他传统文化类别,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基础学科所享受的支持水平。

多少人前赴后继,耗尽毕生心血,推动医学的发展,倘若成果还不及两千年前的古人,那智人祖先当初真该在埃塞俄比亚停下脚步,何苦跋涉至此。

中国传统医学是人类的珍贵遗产,在过去漫长历史中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,然而自地中海文明圈进入文艺复兴、发现时代、启蒙运动、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以来,人类现代医学取得了令中国传统医学难以企及的巨大进步。

人类文明可以不依靠中国传统医学而健康存续,却无法脱离现代医学。

对古人予以封圣,若是出于弘扬与传承其精神,自是无可厚非,但如果认为今人不如古人,那就实在令人尴尬了,这只能表明传统医学的进步相当有限。

张仲景是中医的奠基人。

他对前人的医学典籍进行了全面整理,开启了中医的新纪元,旨在更有效地治疗疾病。

倘若他能重生于现代,定会欣然接纳现代医学。

他将会毫不犹豫地摒弃自己过往所著之书。

他会采用一切最新颖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。

若现代能不断涌现出像他这样的杰出中医,中医的现代化进程或许不会落后于西医如此之多。

还记得张悟本吗?那位曾因推广绿豆汤而风靡一时的人物。

张悟本的名声,正是通过电视台的传播而家喻户晓,一时间全国上下纷纷效仿。

殊不知,他竟是个骗子。我国对中医的重视程度可谓深厚,以至于只要是中医相关,便往往能获得极大的支持与认可。

中医的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那般神奇,反倒是骗子横行,层出不穷。

不仅中医领域如此,武术界也同样存在问题。

当年电视台曾播出过关于武术世家的节目,将他们吹嘘得神乎其神,实则皆是徒有虚名之辈,无一真正具备实战能力。

并非不重视这些传统技艺,只是当年的种种乱象已让人们对其失去了信心。

以张仲景对医学的不懈追求,若你带他参观一家三甲医院,他可能会回家烧掉旧书,转而报名参加成人高考,立志成为医学生。

凭借张仲景的影响力,呼吁中医界摒弃守旧观念,走上科学化道路。

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无论是被称为新中医还是直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,都将无甚差别。

如果张仲景来到现代,肯定是能用抗生素就用抗生素,能用手术治疗就用手术治疗。

张仲景写《伤寒杂病论》不是为了争长短,而是因为感往昔之沦丧,伤横夭之莫救。

张仲景当年用中药,是因为只有中药。

各位对此有何看法?



相关资讯